原创 | 出国后反倒 “更爱国”!这几个理由你服不服?
关注澳洲财经见闻,每天读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关注
共4522字|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
1987年春晚,费翔以一首《故乡的云》唱出了无数海外游子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心声,饱含深情的演唱叩击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弦。
人常说,“出国后,才更爱国。” 以前我不理解,直到自己移民澳洲,时间久了才真真切切体会到,这份沉甸甸的爱国情。
目前,拥有中国血统的澳洲居民人数已经超过120万人,其中,约41%的人出生在中国大陆,会说中文的人口有59.8万人,并以每年平均5.2万人速度增长。
赴澳华人移民已经成为澳洲社会、经济变迁的见证者。但他们大部分人不仅没有被澳洲 “西化”,反而变得更加爱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人们出国以后反倒更加爱国呢?
一
为什么“出国后”会更加“爱国”?
原因1: 从小扎根社会主义土壤
我们常说长在红旗下,对于一个从小唱国歌入团入党,在社会主义主旋律熏陶下长大的人来说,一到异国他乡,更能表现出爱国情怀。
这群人大多高中后才到澳洲留学,自我身份认知、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加上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洗礼,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认同感深入骨髓,这类人即使换了国籍,也大多数最终回归并坚守“中国人”的身份。
*图片源于网络
教育学家表示,如果孩子年龄很小,比如8岁以前就移民,应该感受不到多少文化差异冲击,因为其自我身份认知尚未形成。如果受家庭影响不是特别大的话,那么孩子长大后基本就是外国人,祖国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就相对淡漠,这些人对澳洲的归属感可能更强。
”相反,越晚到澳洲生活学习的孩子,归属感越低。如果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在异国长期缺乏归属感,自然就会把归属感寄托在母国上,倍感祖国的好。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父母会纠结,到底何时把孩子送出国合适?送早了,怕孩子忘了根,送晚了,怕孩子融入不了主流社会。
原因2: 因偏见和歧视而大声疾呼
中国学生在澳洲生活学习中,赞许澳洲人崇尚自由民主。例如,课堂上师生观点不一却能互相尊重,公民和政府部门沟通更顺畅等等。但是,每当反华势力出现时,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会马上启动,予以反击。
举例
前段时间,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上出现了两张悉尼大学校园种族歧视涂鸦照片。涂鸦文字包括“亚洲入侵”、“停止亚洲入侵”等等,还附有种族歧视性的人像画。亚洲留学生表示:“这是种族歧视,这不是澳洲该有的模样,我们希望校方马上清除掉这些涂鸦。” 还有不少中国学生愤愤不平:“我们真的以为已经摆脱了这种无知的种族歧视主义,我们太天真了。”
通常,少数群体比多数群体成员对这种群体认同更为敏感。所以,留学生对民族和国家身份的认同,跟随他们出国的脚步,变得愈加强烈。而民族国家认同感越强,留学生就越希望被外国人尊重,越希望自己的民族被正面地看待。
*图片来源:脸书
当少数群体被某一事件触动时,就会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情感。还记得去年电影《战狼2》上映,在全社会引起了强大的反响。生活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观看电影后,更加自豪、自信、爱国热情爆棚。
原因3: 祖国强大的受益者
二十多年前在澳洲,很少听见人们把爱国挂在嘴边。二十多年过去了,河东转到了河西,财大气粗的中国企业和机构让很多海外华人尝到了甜头,有的是合伙做生意跟着一起发财,有的是以海外华侨或者作家艺术家的身份,被当成贵宾盛情邀请到中国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他们看着自己的祖国日益强大,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出国方知爱国,当置身异国他乡,通过电视看到2008年奥运圣火在鸟巢熊熊燃烧、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掷地有声踏着方步、世锦赛上中国健儿勇夺奖牌,每当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时,一种民族自豪感会喷涌而出。
原因4: 思念家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出国后才正在体会到思乡之苦。出国前,对父母的唠叨从来满不在乎,出国后,才知道有家人在身边唠叨是种幸福。
游子思亲,近乡情怯。离开中国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开始思念中国的亲人、朋友。当思念从点滴汇聚成河,从思念家人到思念家乡,再到思念祖国。那么,爱国的情愫就会产生,你的内心也会因思念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曾经种种吐槽和不愉快,都会在“想回国”的这份思念中烟消云散。
原因5 :围城心理
也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出国后更爱国”,认为这就是一种“围城心理”。每个人背井离乡到异地生活的人,一定是对原有生活出于某种不满或更高追求而作出的选择。当目标达到时,原本的不满得到满足,然后可能产生新的不满。
所以一些中国人羡慕澳洲的生活,而真到了澳洲,却又会怀念起国内的人事。这种“围城”心理,不在两边都呆过的人是不容易理解的。就像和前任闹分手,但时间一久,有些人又会怀念起前任的好来。同理,一个人在一个新的环境的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想起祖国妈妈的好。
在澳洲呆久了,火车晚点了,要抱怨。医院急诊等久了,要抱怨。工资不涨税还重,要抱怨。“好山好水好无聊”,要抱怨。再加上陌生的法律环境、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甚至是种族隔阂。在不满的情绪堆积下,城里城外哪个更好,可能答案又会不同。
原因6: 怀才不遇
还有人认为有种人“出国后更爱国”是因为混的不如国内好。
一些人在事业巅峰或步入正轨的时候选择移民,出国后事业上的得意和辉煌嘎然而止,但却又因为各种客观原因不得不留在澳洲生活,所以一想到母国,想起以前的美好时光,就好像初恋一样不可替代。这种因比较而产生的心理落差,也容易让一个人出国后更爱国。
这类人大多在澳洲怀才不遇,生活现状和预期相差甚远,所以会处处流露出对澳洲的不满。
举例
老秦,中国第一批医科毕业大学生,为了爱情,放弃了医院的工作。20多年过去了,同班同学早已是某某知名医院院长,连当年的小师妹们也成为科室主任、正教授级人物。而年过半百的老秦,依旧是一个针灸推拿师。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老秦特别喜欢 “想当年……”。
这类怀才不遇的人更容易觉得祖国妈妈好,因为中国才是他实现事业,施展抱负的地方。
原因7: 被长期边缘化
有些华人虽然生活在澳洲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和国外的主流生活环境基本上是隔离的,他们不讲或很少讲外语,不交或很少结交外国朋友,不看或很少看外国新闻,过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生活。这类海外生活的边缘者,也总会觉得自己的母国显得格外可爱。
二
难道“出了国” = “不再爱国” 吗?
也有人反对,什么“越出国,越爱国”?完全是一种自哀自怜。
在《圆桌派》节目中,政治社会学家丁学良曾拍案呵斥:“在一些人的’爱国主义’的下面,其实有一种深层的、不易被人觉察的自私心理。他们只愿意享受中国的 ‘ 国家强大、原子弹、国际地位’ ,这些国际实力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亦即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面子。但是,他们本身却丝毫不愿意承受普通中国老百姓为支撑国家的实力所承受的负担和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观点虽然有点极端,但也确实折射出一小部分海外华人矛盾的爱国心理。
除了这类喜欢反驳抨击“伪爱国”的人,在身边还有一类人会不停问你“为什么你都出国了还这么爱国?既然你老抱怨澳洲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你怎么还不回国?”这类人都有一个匪夷所思的认知,会觉得“出国的人”等于“不再爱国”。对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这是一个人口大迁移的时代:二三线城市的中国人向北上广进军,而一线城市的富人们纷纷移民到海外,理由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或下一代生活得更好。
”那么何为“爱”呢?汉语字典是这样解释的:本义是“喜爱”“爱好”,意为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解释并未有地域限定,所以你无法365天陪在爸妈身边,不能代表你不爱父母。你不回国生活,不能代表你不爱国。
每个人都有追求更自由、安全、舒适生活的权利,与爱不爱国没有直接关系,而那种“出了国就等于不再爱国”的观点,也实在站不住脚。
作为老移民,我想有能力在异国落地生根,当事业蒸蒸日上时,不忘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出资出力,就是爱国。当祖国同胞有难时,力所能及下,为抗洪(或抗震)救灾捐款捐物,就是爱国。
三
“反华”势力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事实上,“反华”势力在澳大利亚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去年,在墨尔本多所大学中出现写有“此处禁止中国人进入、违反者面临起诉,更可能驱逐出境”等中文内容的辱华海报。澳洲媒体和政客也时不时就会拿中国移民做文章,刻意渲染中国人对澳大利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恐华论”的周期性上演折射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复杂心态。
如果说澳洲人关注的是移民,是中国人的买房、买地、买农场,澳洲媒体则更担心中国政治干预。《澳大利亚人报》 曾报道,“澳洲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已经达到不健康的比例,澳洲越来越难于反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澳洲的国家独立已经受到威胁。”
但所有懂政治的人都应该都了解,某些反华势力很大程度上与争取选票有关。政客们往往会以保障本地居民生活水平为说辞,煽动各种不满情绪,为其大选造势,“反华”的声浪就这么被掀起来了。
四
出了国”,我们如何“更爱国”?
但无论反华的声音多么大,这些都只是政客们的游戏。对处在反华声浪中的中国人,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在澳洲,陌生人之间初次见面,必会问:“ Where are you from? (你来自哪个国家)”。对方映入脑海的第一印象就是你祖国的形象,反过来你看别人也是一样的。
所以,祖国的强大对一个海外游子来说意义非凡。反之亦然,你小小的一个举动,比如考试作弊、插个队、随地吐痰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都会被贴上“中国”和“中国人”的标签。所以,我们必须规范自我,从小事做起,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还有一些澳洲朋友最喜欢问“中国人对中美贸易战是怎么看的?中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中国为什么是一党制,而不是多党制?中国的大选也和澳洲一样吗?”
每当在解释和国家、政治、民族有关的问题时,于我个人总有一种使命感。在国内,我或许只是14亿中国人中的一员,但在澳洲,我们就是14亿中国人的代表,我想这份使命感也是一种爱国情怀。
END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30年前,张明敏以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无数华人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无限向往,令海外游子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30年后,无论我们出于何种目的来到澳洲,是向往国外生活、寻找更多就业机会、为了孩子教育,还是纯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管是第几代移民,我们终究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家人和根都在中国。人虽在异国,但一颗炽热的中国心永远和我们同在。
*文中部分配图源于网络
一直坚持至少每天一篇原创文章
希望我们的坚持能为读者带去更多有用信息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
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
推荐阅读
09
07-2018
10
07-2018
04
07-2018